憂衝擊重症 醫籲讓需要者得到資源 《就業服務法》修正案今年三讀,80歲以上長輩免巴氏量表就能申請外籍看護,勞動部擔憂衝擊重症家庭,擬花半年時間準備。過去曾有家屬因申請巴氏量表未果,對醫師暴力相向,不過,醫界人士認為,不宜為單一個案,就乾脆不評估。現行外籍移工不足,萬一有需要的人申請不到,恐會衍生更多醫療暴力,且80歲以上不一定都失能,為避免重症者得不到資源,可研擬讓有疾病者取得優先權。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醫師傅紹懷表示,東南亞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權,進入台灣的移工也越來越少。許多家庭聘移工,雖是打著居家照護的名目,實際上卻是幫忙做生意、做小吃等。若移工資源充沛,就不會衝擊到重症長者的照顧,但現在的情況卻是人力不足,勞動部的擔心是合理的。 三總2023年曾出現暴力事件,醫師認為病患條件未符合巴氏量表開立標準,遭家屬打了6拳,有3拳打在臉上,頭部、顏面受傷。對於是否乾脆廢除巴氏量表?傅紹懷認為,雖然過去曾出現暴力事件,但醫療暴力每天都會發生,不一定是為巴氏量表,不宜因單一個案,就覺得乾脆通通不評估,萬一有需要的家庭申請不到,反而會衍生更多暴力事件。 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指出,巴氏量表不一定醫師才能做,只是一些醫院會希望醫師開,若不需要做,醫師就不必擔責任。勞動部與醫界在意的點相同,就是真正需要的人能不能得到資源?除非外籍移工無限供應,否則政策就會造成排他性。80歲以上不一定人人失能,可考慮讓有疾病者取得優先權。 徐文俊也拋出疑問,外籍看護對老人的照顧是必要的嗎?走路慢一點、共病多一點,就需要外勞嗎?或許可教導亞健康的老人多活動、多運動,支持他們生活自理。 資料來源:中時新聞網114.02.20
|